美国白蛾主要的扩展途径可由各个虫态随货物借助于交通工具进行传播。以4龄以上的幼虫和蛹传播的机会多。检疫措施:对来自疫区的木材、苗木、鲜果、蔬菜以及包装箱、填充物和交通工具都必须认真检查。近几年屡见该虫随由国外运入的包装箱输入,应引起足够。寄主:美国白蛾属典型的多食性害虫,可为害200多种林木、果树、农作物和野生植物,其中主要为害多种阔叶树。嗜食的植物有桑、白蜡槭(糖槭),其次为胡桃、苹果、梧桐、李、樱桃、柿、榆和柳等。美国白蛾是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随木质包装箱从朝鲜传入,1984年在武功县境内暴发成灾,并迅速扩散蔓延。1985年,兴平、乾县、杨凌、周至、扶风县相继发现美国白蛾。1986年礼泉县发现美国白蛾。1989年,美国白蛾又传入秦都区和雁塔区。全省先后发生美国白蛾疫情的有3市9县(市、区)54个乡镇511个行政村281个单位,涉及范围700多平方公里。1990年,礼泉、乾县相继扑灭了美国白蛾。1992至1993年,扶风、雁塔、周至3县区扑灭了美国白蛾。1994年,杨凌扑灭了美国白蛾。1997年,武功县扑灭了美国白蛾。1998-2006年疫情已逐步被缩小到兴平个别乡镇的少数村庄。面对美国白蛾虫口密度的下降,防治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的形势,我省又及时调整了防治策略,加大了监测预防和无公害防治力度,建立了完善的防治承包责任制度。